在會說話之前,一般為0-6月大的寶寶,他們的發聲基本上都一樣,在出生后會有第一次啼哭,緊接著在出生后10天內就會在清醒時發出咿呀的類似呻吟的聲 音,該聲音平穩,然后年齡一直到12周之前,這些聲音發出都是本能帶來的,沒有什么實際意義,12周之后,寶寶的智力于視力同步成長,其聲帶發聲的聲量越 來越多,也越來越大,這個時候的聲音有這特別的含義。
12~16周時,高興時會大叫,當母親和他說話時,他會“呀呀”作答,16周時可以發出m、k、g、p、b。
28周時,能發出ba、da、ka等音節。
32周時,能發出ba-ba、da-da等兩個連續的音。8個月時可以利用發音來引起人們對他的注意。
10個月時,能理解“不”,大人說“再見”時會搖手,一歲小兒平均能說2到3個字。
15個月說出一些別人聽不懂的“話”,到一歲半時,能說出幾個有意義的詞。
21~24個月時,可說出2~3個字的句子,會用“你”、“我”等代詞。
從上面可以看出,想要最快的讓寶寶學會“baba,mama”的發音,也至少要寶寶達到7-8個月大左右,這時寶寶已經開始吃輔食了,有牙齒,聲代仍在發 育,正在學習漢語的發音方法,比如漢語與英語之間“媽媽-mum”發音時舌頭卷曲程度不一樣,之所以語言在小時候培養出來的菜最純正,原因就是在此。
15個月,寶寶開始學習走路,但已經能指著某些東西表達其含義,比如一些簡單的單詞,表達的玩具或是零食之類,像是小汽車,寶寶指著它說“車車”,指著球說“球球”,這些簡單的發聲還是可以做到的。
然后兩歲以后三歲之前,寶寶可以獲得人類最基本的日常語言能力,寶寶如果不說話,則不是不能說,而是不會說,或者害怕不敢說,例如,父母未教會寶寶更多的單詞,導致寶寶沒經過鍛煉發不出音,害怕則是在生人面前不敢自由的發聲。
專家表示,只要符合這個語言發育規律,即便是有些許的出入,例如稍微慢一點或快一點,也是正常的。但家長要留意到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問題,發現異常需要及 時咨詢醫生。影響兒童語言發育的原因很多,常見的有視覺障礙、聽覺障礙;交往障礙(自閉癥、自閉傾向等);智力發育遲緩;不適當的語言環境;發音器官形 態、運動異常;腦發育不全及腦損傷等。